【每日一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认识这五大理念提出的价值,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观念整合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强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党的十六大后形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与引领中国发展紧密相联系。
发展作为硬道理,硬就硬在离开发展中国就没有希望的道理上。经过生产力发展长期受僵硬建设模式制约的曲折,“发展是硬道理”成为追求快速度高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党中央也正是在领导从缓慢发展到快速发展的实践中,确立了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深刻理念。快速度高增长创造出中国巨大的成就,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国用几百年走完的路,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充满希望的生机活力。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快速度高增长的持续耐力需要全方位的后续支撑。进入21世纪后,发展观念进一步成熟的成果是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发展,五大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发展观念的一次思想升华。
五大理念是对发展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观念整合。从词语上看,五大理念包括的词语并非都是新提出来的。“创新”一词反映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始终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协调”一词构成科学发展观揭示可持续发展包含的核心思想,“开放”一词是改革开放这个时代词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五大理念中,“绿色”和“共享”作为明确的两个词语提出来是新的,此前党中央关于加强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改革开放成果普惠人民群众的思想奠定了“绿色”、“共享”理念的基础。值得指出的是,五大理念的价值重要性主要不是词语创新,而在于观念整合。五大理念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些词语,融合成为内在关联的有机体,使一般意义上的词语提升到思想形态上的理念,从而形成了发展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观念系统。深刻认识五大理念的价值,必须从思想形态的创新角度深入领会和把握五大理念的精神实质,从观念整合的内在关系注重切实贯彻五大理念的全面性。
五大理念将发展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实践提高到一个新境界。五大理念下,无论是原先已有的还是创新的词语,指导实践都生长出新的驱动力和发展空间。创新立足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协调围绕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绿色创造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环境;开放提供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条件;共享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遵循。五大理念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要求互为前提和相互支撑。新形势下,每一词语所体现的理念在贯彻执行中对照其他理念排问题、查差距,通过找软肋、补短板,推动党执政兴国的实践形成促进发展的新动力和新空间。
破解发展难题的问题聚焦
五大理念的提出表明,党中央将影响我国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着力解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问题上。这是在注重国家整体发展前提下聚焦重点的微观设计。切实贯彻五大理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意识,对症下药地破解发展难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灵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党在延安时期就树立的优良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破解发展难题,成为党执政实践中坚持和发扬的历史传统。实施改革开放,破解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照搬苏联模式的难题,探索形成了符合国情的中国发展道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解了经济体制束缚的难题,使我国生产力发展摆脱僵硬思维而获得巨大释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强调问题倒逼改革,改革破解难题,问题导向意识十分鲜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正是聚焦重大问题、抓住关键问题的思想理论成果。
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很多,例如收入差距扩大、腐败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瓶颈制约,以及结构调整障碍和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等等,近年来都成为社会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具体的针对性措施,党和政府不断在积极努力地推进解决的力度和深度。然而,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攻坚期,进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深水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不能就事论事,零敲碎打,微观路径的有效性必须与顶层设计的统筹性相结合。五大理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破解发展难题,既具有聚焦问题的微观设计,又体现了顶层思维的宏观统筹。
破解发展难题必须找软肋,补短板。聚焦问题就是精准地发现在哪些方面存在能力不足和本领恐慌。经验告诉我们,当代中国发展中各种具体问题都不是孤立发生和单独存在的,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在注重五大理念整体协调贯彻的同时,又要认真排查每一个理念实现的难点,哪个方面有问题就主攻哪个方面的软肋,什么方面存在不足就补好这方面的短板。只有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问题,找准发展中的软肋,补好发展中的短板,才能保持五大理念的相辅相成,才能保证五大理念引领发展的合力作用。
厚植发展优势的思想统领
20世纪末,党中央提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这个任务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复杂环境下顺利实现了。面对各种阻力和压力,党领导人民战胜了方方面面的困难,以持续发展的态势使我国坚挺于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整体环境,成绩显著。新世纪十多年实践基础上如何接续奋斗,成为摆在党中央面前新的时代任务。在这个节骨眼上,党的十八大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出了新的进军令,五大理念体现了思想统领的重要价值。
改革开放后迸发出来的中国生产力发展巨大活力,很大程度上依赖党和人民思想解放、勇于探索的社会主义创新实践,发展快速度高增长的效能因长时期慢速度低增长效能比照而得到明显展示。这无疑是社会主义发展优势的体现。然而,经济社会运行有着内在的规律,原先展现的发展优势会因为情况变化而效力递减,曾经拥有的支撑条件会随着相关制约而难以维系。尤其是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攻坚期,啃骨头、涉险滩的风险增多加大,如何挖掘发展潜力,如何厚植发展优势,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韧性,不仅要求促进阶段性的发展,更要求保持长久的后续发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既要体现为解决发展问题,还要体现为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现实证明了邓小平的论断:解决发展问题不容易,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更困难。党中央对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保持着清醒认识,各种解决对策和措施不断推出,改进效果逐渐显示。从促进持续发展,着眼后续发力出发,五大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在贯彻五大理念中厚植发展优势,在厚植发展优势中体现五大理念,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五大理念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整体要求,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优势的延伸。作为思想形态上的顶层设计,五大理念融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互动性、持续性于一体,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百年愿景,顺利实施“四个战略”布局,具有厚植发展优势的思想统领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增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是党的十八大向全党提出的要求。自信是人民把握国家命运、提升民族水平的精神支撑,国家无自信强大不起来,民族无自信发展没前途。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自信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五大理念为增强“三个自信”注入了思想灵魂。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党和人民增强自信奠定了基础。但是,发展中出现的诸多尖锐矛盾和严重问题又制造了“成长中的烦恼”社会焦虑。国际上敌对势力竭力诋毁我国,不断发起舆论宣传攻势,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攻击共产党的领导,批判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企图改变中国发展的轨迹。国内也存在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各种思想表现。这都对增强自信带来冲击。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应对各种冲击党和人民自信的挑战,既要在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鼓舞中坚定自信,又要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保持忧患意识。党中央一贯强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靠进一步发展,畏难发展中的问题而滞步发展是错误的选择。而解决进一步发展问题,首先必须对秉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作出抉择。道理很简单,推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诉求,享受发展是广大人民的热切期待,但盲目发展、粗放发展、片面发展、代价发展、急功近利发展是非健康的发展,不符合党执政兴国的理念,不受广大人民的欢迎。五大理念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既呈现了解决进一步发展问题的针对性思路,又提供了调整社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性方案。切实贯彻五大理念,有助于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挑战,成功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从而不断增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路上,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使命担当任重而道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是党领导人民继续前进的政治定力,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为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指明了方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行动指南。切实贯彻五大理念,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自信”的保证。
(本文为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成果)
(来源:光明网)